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走进开发区 > 地理位置

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鉴(2023年)

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kfq.yq.gov.cn 2024-12-10 17:15 来源:党政办公室 放大 正常 缩小

【概况】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阳泉高新区”)原为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2月,1996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7月更名为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辖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现有常住人口约12.9万。2023年,阳泉高新区按照省委“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决胜高质量发展新战场”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市委“14510”总体部署和思路,紧紧围绕“申创国家级高新区”这一核心目标,深入实施“五区共建”,高水平建设“五个新高地”,重点推进数智新城示范区建设,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统筹推进产城融合和城乡融合,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截止2023年底,全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46亿元,增速保持全市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15亿元,增长6.5%;进出口总额完成3.17亿元,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8亿元,增长14.8%。转型动力更加强劲,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33亿元,增长16.6%;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43.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6.8个百分点。企业活力持续激发,全区市场主体存续量达到2.17万,涉税市场主体占比达到51%,其中“四上企业”230家,包括规上工业企业6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9家;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高新技术企业102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先后获得全省第三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全国第三批“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省级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等称号。   (周利忠)

数智新城示范区加速突破“数智新城建设”是省委和市委基于阳泉总体规划发展和产业比较优势,而赋予阳泉高新区的重大任务。阳泉高新区坚持厚植数智“六新”优势,以打造百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为目标,着力建设全省领跑、全国领先的数智新城示范区。以数字新基建为支撑,形成百度+云峰“双算力”基础,建成“双千兆”网络,智能网联汽车、能源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数智底座实现新突破。以数字产业化为核心,发挥智创城7号和中电产业园集聚优势,引进新石器智航、博彦科技等数据服务企业和飞腾信息、航天宏图、上海高仙等智能制造企业,对接中信重工建设数智制造产业园,数智产业实现新突破。以产业数字化为基础,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体,培育了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投入了首批邮政无人物流配送车,成功获批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数字经济示范园区,数智赋能实现新突破。以治理数字化为关键,数字技术在教育、社区、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城市大脑”建设荣获2023年全省10大数字经济领域优秀成果,应用拓展实现新突破。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达到28家,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周利忠)

项目招引建设扎实推进阳泉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的鲜明导向,建立线索、洽谈、签约、开工、竣工、投产、上规、达产8个环节的闭环工作机制。着力重塑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整合招商力量,构建招商部门统筹、专业机构研究、平台公司链接、产业基金支撑的“1631”招商矩阵,有效承接京津冀、长三角产业“溢出效应”,推动招商引资向专业化、精准化转变。滚动开展四次“三个一批”活动,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全过程跟踪,全周期做好要素保障,累计签约12个、开工17个、投产13个,有效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省级市级重点工程,年度完成投资27.5亿元,达到目标任务的127%。智算中心、车路智行等新基建基本建成,装备制造、智慧物流等产业园形成平台3000亩,独立储能站并网运行。(周利忠)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2023年,阳泉高新区统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累计投入1亿元,推动传统建材行业开展智能化改造,煤机泵阀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经技改升级,2家建材企业已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2家煤机企业被评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阀门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打造泵阀装备专业镇的先头企业。抢占“数智双碳”新赛道,加强“风光储充”和“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建设,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依托绿电优势,多氟多、华钠芯能、太行世纪等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新能源电池逐步实现“锂电—钠电”双链条发展;钨钼合金、蓝宝石、氧化镓、石英坩埚等新材料项目集聚,新型半导体链条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全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值增速分别达到31%和35.3%。(周利忠)

阳泉高新区获批山西省第三批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1月10日,经前期申报、实地调研、专家评估,阳泉高新区正式获批山西省第三批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近年来,阳泉高新区逐步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聚钠离子、锂离子电池材料、特色泵阀装备、煤机装备、智能电子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打造了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为主的特色产业高地。(周利忠)

阳泉高新区获批全国第三批"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2月2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关于同意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74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山西省共有2家高新区获批,阳泉高新区是除长治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以外的唯一一家获批的省级高新区。阳泉高新区高度重视“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聚焦企业创新和发展需求集成政策、金融、科技服务等要素,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创新积分高、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倾斜,在引导企业树立创新发展导向的同时,增强创新企业精准扶持力度。(周利忠)

阳泉高新区举行绿电重载交通示范区新能源机械观摩会】3月1日,高新区绿电重载交通示范区新能源机械观摩会在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标志着绿电重载交通示范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观摩会上,展出了多种绿色电动智能装载机,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省内区内企业家代表共同观摩新能源装载机,畅谈新能源绿色运输发展大势,为我区绿电重载交通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此次国电投山西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我区运输企业深度合作,主要围绕重载运输场景展开,布局投放新能源电动机械,形成绿色物流运输网络,加速推进“双碳”目标达成。(周利忠)

【阳泉高新区获批全省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4月17日,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商务厅联合印发的《山西省创建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名单》,公布了我省第一批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阳泉高新区成功入围,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单位。一直以来,阳泉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实施数字赋能,布局绿电绿能,提升集约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围绕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智慧供热等重点产业方向,高新区编制完成了数智双碳产业导入方案,挖掘数字场景30余个,国电投绿电重卡换电站建成投运、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数智双碳能源平台、智慧供热系统、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分拣中心)等项目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电池关键材料、整装生产、回收利用等项目加速布局,形成产业集聚,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园区。(周利忠)

阳泉高新区获批山西省首批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5月26日,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首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全省10家单位入选,其中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全省仅3家,阳泉高新区入选,也是各类型转型促进中心阳泉市唯一入选单位。一直以来,阳泉高新区聚焦紧扣“数智新城”示范区建设目标,以“数智化”为牵引,按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战略需求,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助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周利忠)

阳泉高新区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选第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名单】6月8日,山西省发改委正式公布首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名单,此次评选共认定省级数字经济园区10家,其中示范型5家,培育型5家,阳泉高新区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排名第一,入选首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阳泉高新区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8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信创和智能智造产业,是阳泉高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承载基地。该园区已建成5G高速网络、窄带物联网等新基建站点288个,打造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一二期、云峰算力中心、智能智造产业园等数字经济载体累计35万平米,创建智创城No.7、高创园、开创大厦等智慧楼宇,形成集百度为龙头的车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智造的数字经济产业新生态(周利忠)

【山西·阳泉2023数智新城产业发展大会暨数字经济场景发布会在高新区举行】9月23日,山西·阳泉2023数智新城产业发展大会暨数字经济场景发布会举行。阳泉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正式发布,包含21个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建设需求以及数字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出行等多个领域。现场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额55.86亿元。本次大会以“阳帆起航·泉数前进”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战略,以数智新城建设牵引构建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创新能级升级、产业能级升级、城市能级升级,塑造阳泉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作为全市发展主引擎和区域发展新高地,阳泉高新区聚力建设数智新城示范区目标,依托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山西智创城7号两大载体,加速数智新城产业集聚,坚持全域场景开放、市场开放,推动“智车之城”“网络直播之城”“数智双碳之城”三个特色产业品牌全面升级,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强引擎作用,打造资源型城市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新路径、新样板。      (周利忠)

【高新区首批“订单式”培训开班】10月8日,阳泉高新区首批“订单式”培训在山西智创城NO.7开班。本次“订单式”培训以“强技能、稳就业”为目标,以开展线下集中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方法,旨在通过为期11天的技能培训,为企业“量身打造”一批高素质、强技能的数字类技能人才,切实解决企业“落地不开工,开工没员工”的困境,同时也为我市广大待业青年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实现企业用工与人员就业的“双向奔赴”,助力我市“数智新城”的建设发展。(周利忠)

【高新区举行“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揭牌仪式】10月20日,高新区举行“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揭牌仪式及“以融赋能·汇企成链”政金企专场对接活动。会上,开源资产、玖衡融资担保、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保财险、阳光财险等金融行业有关负责人,围绕产业基金、应急周转金政策、融资担保产品、科技易贷和知识产权质押产品等进行详细介绍。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交通银行举行签约仪式。“以融赋能·汇企成链”金融服务月活动是特色产业链(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协作配套系列活动之一,是进一步强化集聚效应、高水平打造数字金融产业创新高地的具体举措。2023年以来,区产业经济部、财政管理运营部、金融服务中心整合多方金融资源,发挥金融服务体系效能,积极推动政金企合作取得实效,打造上下游互通、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生态圈”,助推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周利忠)

【高新区举行阳泉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仪式】12月28日,阳泉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山西省大数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园仪式在高新区举行。阳泉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功能突出、效益显著、独具特色、示范引领的市级人力产业园,旨在提供一体化人力资源产业园区服务,为阳泉市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园区坚持“集聚产业、协同创新、培育市场、孵化企业、促进就业、服务人才”的核心功能定位,将功能布局分为公共服务区和行业机构集聚区,公共服务区设公共就业服务、社保服务、人事代理服务等18个服务窗口,设共享直播间、共享会议室、共享创业工位、共享档案室等8个共享区域。山西省大数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于2022年5月被山西省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批准山西省首批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试点建设培育项目之一,实训基地以产教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产城融合,为产业精准赋能,支撑区域数字经济转型所需技能人才。作为全市“筑巢引凤、聚才引智”的高地,阳泉高新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做优人才服务,完善服务产业链,在引才提效、平台提升、转化提速、服务提质和保障提档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周利忠)

【高新区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1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印送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的函》,确定了21个城市、43个产业园区为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其中,阳泉高新区上榜产业园区试点名单。近年来,高新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进减污降碳工作,以“数智化赋能+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园区推广”的方式,探索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创新减污降碳之路,先后获得“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省产业转移示范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全省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等称号。随着“数智双碳”产业园、中天环保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园区”的建设,高新区加速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环保装备、研发检测等项目导入,培育绿色低碳、链条完善、优势突出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打造高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示范区和集聚区。同时,大力推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储能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零碳产业”。         (周利忠)

【机构设置】

(一)领导机构和人员:

1.中共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

  记:高永红

副书记:张峥嵘

  员:岳子军

李志华

尹向荣

  

郭宇扬

  

谭伟强

2.中共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

  记:岳子军

副书记:刘永霞

3.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任:高永红

副主任:李志华

尹向荣

  

(二)内设机构:

1.党政办公室(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任:石守瑞(2021年12月任—2023年10月

郭鹏飞(2023年10月

2.组织与人力资源部(人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长:郭宇扬(兼)

3.发展和统计部

  长:赵鹏飞

4.产业经济部

  长:杨亚蓉

5.建设管理部

  长:靳卫明

6.财政管理运营部

  长:赵华平

7.行政审批服务局

  长:张瑞芳

8.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长:张振山

(三)所属事业单位(22个):阳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产业政策研究室、区域协调合作中心、人才引进服务中心(驼岭头管理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应用中心)、卫健与文体管理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社会事务管理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绩效管理中心、审计中心、新闻宣传中心(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融媒体中心)、综合保障服务中心(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接待中心)、社会保险中心、阳泉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中心)、投资促进中心、庙堰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五渡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杨家庄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教育处、阳泉市第十中学校、阳泉市第二十中学校、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巨兴小学校、杨家庄学校、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四)乡镇及所属事业单位、派驻机构(7个):杨家庄乡人民政府、杨家庄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杨家庄乡党群服务中心、杨家庄乡退役军人服务站、杨家庄乡司法所、杨家庄乡市场监督管理所、阳泉郊区杨家庄乡卫生院(阳泉市郊区杨家庄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

(五)派驻机构(7个):阳泉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阳泉交警四大队、阳泉市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新区分局、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区分局、阳泉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


主办: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承办:高新区党政办公室、新闻宣传中心
联系我们:yqkfqxxzx@163.com Tel:0353-2292715 邮编:045000 联系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开发区大连街173号
晋ICP备05007173号  网站标识码 1403000026     晋公网安备 14031102000246号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