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导产业集聚态势明显。数字经济产业特色发展。围绕“数字新基建”,吸引深圳易信数据入驻,智创城7号建成投运,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大数据)通过工信部评审;围绕“数字新制造”,尊特智能终端制造项目已投产上规;围绕“数字新融合”,引进麟诺数据标注项目,目前运行席位100个;围绕“数字新应用”,启动Apollo Park项目建设,预计年内完成装修,车城网车路智行新生态项目6辆自动驾驶公交车、两辆minibus已部署,积极拓展无人驾驶物流配送、安防等场景,远程无人车安全中心项目已落地;围绕“数字新生态”,智创城7号吸引20家、高创园吸引10余家企业入驻,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签约13家企业家。举办2021中国·阳泉数字经济场景发布暨项目投资恳谈会、“智慧科技 助力转型”企业入泉项目对接会等,打造数字生态环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煤机装备制造,推进华鑫电气、华益机械、建工申华等企业在工业和信息化等方面整合升级,加快智造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通用机械制造,阳泉阀门公司2万吨新型大口径煤气阀门项目投产,导入高端耐磨截齿、高功率激光切割、智能数控机床等项目。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式发展。高品质蓝宝石长晶及晶加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45台单晶炉已安装完成并运行调试;多氟多六氟磷酸锂及添加剂项目已开工,一期地基已完成;对接中科海钠,与钨钼合金材料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发展。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新增“四上”企业24家。华远陆港集团入驻三和园,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已签约,实现当年注册、当年达规、当年入统;北京国复科技再生资源交易平台落户东区科技园,与云启正通网络货运、全天候保险代理、宏洋保险代理等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二、创新生态赋能态势明显。推进创新主体提质。发挥重点企业作用,孵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百度Apollo Park、中电产业园等成为创新发展“孵化器”。今年以来,智创城7号、高创园、清研院等创新平台输出项目40余个。推进创新创业升级。完成高创园“腾笼换鸟”,成立专业双创运营公司,推动创新创业工作提质。常态化开展数字经济场景发布、数字流程服务与创新论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地区赛事等,营造创新氛围。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挂牌,清研阳泉深度参与本地企业技改、混改,创新潜力不断激发。推进创新要素集成。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办法十三条、支持创新主体培育发展办法十三条等政策办法。强化省校合作,与太原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深化对接,推动人才、技术等嫁接高新区。
三、体制机制革新重塑态势明显。做好“三制”后半篇文章。建立岗位周转池,将空缺绩效岗位向一线、急需岗位投放,实施人岗相适调研和半年评定工作,一批优秀人员走上绩效岗位甚至重要领导岗位,退出一批不符合岗位需求的绩效人员。今年共提拔晋升29人,考核淘汰末位人员28名,选派12人充实到招商产业链。优化考核指标,出台绩效岗位、辅助岗位、企业化管理、职称评聘等管理办法,激发干部干事活力。高新区“三化三制”绩效管理被评为全省标准化试点。推进“三化”改革见实效。队伍建设专业化。公开引进21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聘8名产业项目服务专员和3名产业储备人才;成立专业人力资源公司,举办“线上+线下”企业专场招聘会6场;制定市场化特殊人才选聘工作办法以及特岗特薪、特职特聘方案,推进人才市场化、专业化。建设运营市场化。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促进社会资本参与高新区“园中园”建设、国企混改等工作。引入北京、深圳等国内一流人才团队,成立双创运营公司,专业化服务更高效。深化国际合作。与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签订合作协议,导入港澳资源,加快推进国际化合作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外向型经济,引进全球锂电池添加剂生产制造龙头、出口型智能终端制造华远陆港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商平台等项目,为区内外贸企业打通通关渠道,提供国际化、便利化服务。
四、营商环境竞争优势明显。对标“三无”“三可”要求,打造营商环境一流品牌。完善体制机制,开设吐槽窗口,对接“好差评”系统,设立12345开发区工作站,接件1391单,办结1373件;以项目审批为突破,建立联席会议、常态兑现机制,兑现奖励779.01万元。重塑服务流程,在全省“30证合一”基础上,率先推出“36证合一”,截至目前新增市场主体比去年同期增长10.9%。推行“线上办、一日办,非必要、不见面”审批,简易低风险项目实现“零审批、零成本”。强化服务体验,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及“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落实“清单之外无审批”,截止11月底,办理涉企经营许可91个;推行审批权限、审批事项、联合验收、政策兑现“四个集中”,服务事项“一窗通办”;推出100项“一件事”套餐化服务,高频事项“一表通办”;设立“潮汐窗口”“24小时政务大厅”,提供延时政务服务。聚焦改革落实,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为牵引,实行“政府服务承诺+企业信用承诺”双向承诺机制,率先将承诺制事项拓展至核准类。完善“国企代建+合作共建+民企自建”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开发机制。建立领办代办队伍,构建“领导领办+招商园区分工代办+审批盯办+中介服务+智能服务”五位一体联动服务模式。今年共出让9宗822.8亩标准地,采用“承诺制”方式为38个企业办理手续,为31个项目开展“全代办”服务。